• LLM 攻擊解說及例子

    深入了解LLM攻擊的類型與機制。

    本互動式視覺化工具詳細分析大型語言模型在訓練與推理階段面臨的數據投毒、提示注入、越獄等安全威脅及其對隱私、服務可用性、資訊準確性的廣泛影響。提供豐富攻擊實例與解釋,助您提升AI安全意識

    利用 Deepseek製作內容 , Qwen Max 產生互動介面

  • 【AI安全警訊】

    全面解析大型語言模型攻擊類型與潛在影響

    在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時代,大型語言模型(LLM)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隨著技術普及,各種針對LLM的攻擊手法也層出不窮。本文將深入解析常見的LLM攻擊類型及其潛在影響,幫助您建立全面的安全意識。

    🔥 主要攻擊類型剖析

    1. 數據投毒 (Data Poisoning)

    • 攻擊手法

    :攻擊者在模型訓練階段惡意注入錯誤或有害數據,影響模型學習過程

    • 現實影響

    :研究顯示,僅需少量惡意樣本即可讓模型在特定條件下輸出錯誤資訊,如否認氣候變遷或散佈虛假醫療建議

    2. 惡意微調示例注入

    • 攻擊手法

    :在微調階段注入少量但高影響力的錯誤示例,永久改變模型行為

    • 技術特點

    :即使經過強化學習訓練,此類「休眠代理」仍能持久存在

    3. 模型配置洩露

    • 攻擊目標

    :誘使模型揭露系統提示、溫度設定或API配置等敏感資訊

    • 安全風險

    :可能導致攻擊者策劃更精密的攻擊,繞過輸入過濾機制

    4. 訓練數據提取

    • 攻擊手法

    :從模型輸出中提取原始訓練數據

    • 洩露風險

    :可能包含個人身份資訊(PII)或商業機密

    5. 行為操縱與越獄

    • 攻擊方式

    :透過惡意提示動態改變模型行為,繞過安全防護

    • 實際案例

    :角色扮演情境誘騙模型生成有害內容